马牧老街的马文化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作者: 时间:2021-02-24
马牧老街的马文化,商丘网是包含海量资讯的新闻服务平台,真实反映每时每刻的新闻热点。您可以搜索商丘最新新闻事件、热点话题、人物动态等,快速了解它们的最新进展。设有新闻

众多马文化爱好者前来看展。本报记者 刘建谠 摄

春节期间,虞城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城关镇人民政府在城关镇马牧集老街联合举办“以马为梦——虞城县马牧集老街首届马文化艺术展”,展出以马为主题的国画、油画、书法等艺术作品近300件,以一次和马有关的展览揭开了一段和马有源的历史,让世人重新认识了一条和马有缘的老街。

一段和马有源的历史

“马牧人本属崇尚驺虞的东夷族后裔。马牧之名源于马,马牧人与马结缘始于西汉梁王刘武在此建牧马场之时,经过2000多年的同存共进同衰共荣,马便成了马牧人的第二图腾。”马牧集老街原住民、著名作家,原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虞城县政协副主席宋成树说。

史载,虞城县城原名马牧集,是商汤灭夏桀的牧马地遗址。夏朝末年,夏桀失去民心,汤王急需一支勇敢善战的军队和众多马匹取而代之,于是把发展马匹一事交给辅臣伊尹。伊尹把距离汤都(今谷熟镇)北15公里处一个地广人稀、水丰草茂的灵古村方圆百里之域圈起来,利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放牧了很多马匹。几年后,汤王依靠这些马匹建立了强大的军队,灭了夏桀,建立起商朝。后来,这里因水草丰美成为宋、梁等几个朝代的皇家牧马场,人们叫它“马牧”。随着生产发展,人口增多,这里形成了马匹、粮草等商品交换的集镇。而发生在此地或与这里有关联的“天乙三千白义战夏桀”“梁王轻骑败七军”“花木兰跨马从军”“刘秀借马突重围”等历史事件,使得马牧集成为镌刻在虞城大地上的岁月印记。如今,虞城60岁以上老人提起进县城,依然说“赶马牧集去”。

一条和马有缘的老街

史载,汉景帝时期在灵古村方圆百里之域扩建马场养良马以强军。四方百姓纷至沓来,沿河聚而成市集,东西3里许,宽1里许,集内有条东西大街,宽3丈,称为马牧集老街。

曾经,这里的大街两厢店铺林立。徐州的皮货商、济南的绸缎客、亳州的药材栈老板、开封城的京货铺掌柜,都在这里设有分号。每逢会期,赶会的、谒庙的、说书的、唱戏的、玩西洋景拉洋片儿的,更有不买不卖专门来瞧热闹的……

经历无数风雨,老街的热闹景象曾一度消失。“以前,这里是一条臭水沟,周围是坟头窝、垃圾堆,路不通。2018年,镇里重修马牧集老街,建了博物馆、会客厅和展览馆。”城关镇中心街社区副主任李美霞走在古色古香的马牧集老街上高兴地说。现在,除了民居瓦当博物馆、汤氏酒坊、耀艾堂、贾艳梅剪纸外,还设置了电影纪念馆、虞国老粗布、非遗展馆、东明讲堂等,这里已经成为虞城的文化会客厅、非遗集结地、文产孵化器、老旧城区改造提升的示范点。“老街的改造达到了服务百姓、活跃市场、盘活资源、扮靓城市的效果。”城关镇镇长彭丽说。

“马牧集老街改造工程是虞城县百城提质重点项目之一。两年时间,新增店面百余间,吸引大学生群体、城镇贫困居民等3500多人从事‘地摊经济’。”城关镇党委书记田爱玲介绍说。

一次和马有关的展览

“这次展览得到了很多艺术家支持并拿出了自己多年的艺术珍藏。”虞艺术展以绘画的精微描绘、雕塑的立体造型、书法的抽象表达、石刻的刀劈斧凿和剪纸的朴素自然“翻开了虞城打造马文化名片和中原马文化研究的扉页”。

文明巷老居民、著名油画家孟新宇,专门回来看展:“听说老家要在老街举办一个关于马的艺术作品展,就立即送来了我多年珍藏的唯一马香炉和《龙马精神》系列写生。”

“从历史看,虞城与马有不解之缘。”著名书法家贾长城,一边观展一边品茗,“从展览看,内容丰富。艺术家们所展现的马或英武、或温顺,或驰骋、或静卧,或仰天长嘶、或俯首低吟,或喜或怨或悲或恨,栩栩如生。”

知名学者叶一剑深情地说,家乡虞城在老街举办的这场关于马的艺术展,不仅是对这片有着丰富厚重历史人文积淀的土地的又一次文脉梳理和挖掘,而且对唤醒一直存在于当地老百姓内心深处关于马、牧马场和马牧集的历史文化记忆有着直接驱动作用。

“这样的展览只是其中之一。”田爱玲说,今后,这里将开启虞舜文化研究、黄河故道文化研究,常年举办高品位的书画、摄影、古琴、茶艺等展览交流培训活动。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