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吕集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春日画卷。 记者 李道军 摄 清明过后,记者走进宁陵县张弓镇小吕集村党建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棵百年老梨树生机勃勃,繁枝茂叶随风起舞,宛如好客的主人迎接八方来客。 正当疫散春来,明媚阳光下,三五村民在树下流连,鸟雀在枝头嬉戏,一派欣欣向荣的春日画卷。 小吕集行政村辖小吕集、蔡庄两个自然村,位于张弓镇东北角的三乡镇接合部,有耕地900多亩,总人口1635人。曾经,小吕集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0户220人。张弓镇以小吕集村为示范点,建立村级扶贫产业园,打造党建馆、淮海战役救治站旧址纪念馆,推动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基本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如今,小吕集正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上大做文章,唱响了乡村振兴协奏曲。 绿色长廊村边合 平整油路通农家 漫步党建广场,扶贫车间错落挺立,淮海战役救治站旧址纪念馆古色古香,“清风塘”波光粼粼,党建公园绿草如茵,传习长廊曲径通幽,俨然一处城市游园胜景;来到农家院落,白墙黛瓦的房屋、红花绿叶的果蔬、窗明几净的厨房、干净卫生的厕所,“六改一增”让农民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围绕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一乡村振兴首仗,小吕集村党支部组织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农村清洁行动,设置清扫垃圾和环境维护公益性岗位24个,配备公共垃圾收集箱和垃圾清运车,实现垃圾有序分类投放、及时运走;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村内外道路、综合文化馆、文化长廊、文化大舞台,安装健身器材、路灯等基础设施,实施标准化公共厕所改扩建,推进贫困户改水、改电、改厕等“六改一增”工程;利用建设特色小镇机遇,引导群众采取房前屋后种植花草苗木、统一外墙风貌,进行房屋立面整治、庭院改造,开展“五美庭院”评比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村干部、志愿者的示范,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加入“五美庭院”创建中,小吕集村实现了道路硬化、建筑美化、村庄绿化、卫生净化、街巷亮化的“五化”标准。 在小吕集,那种“柴门闻犬吠”“依依墟里烟”的场景,永远成为留在书本里的记忆。 小村兴起产业园 村民转身当工人 3月9日下午,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第26场(商丘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慧作主题发布,提到“宁陵县张弓镇22家扶贫车间在2月初已全部恢复生产,为疫情期间贫困户增收奠定了较好基础。” 这其中,就包括小吕集的5个扶贫车间。他们根据张弓镇新冠肺炎疫情零感染和工人基本为当地人的实际,在2月初就全部恢复了生产,小村庄的工业产品驰骋于国内外大市场。 脱贫攻坚战伊始,小吕集村党支部多次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立足外出务工人员多的实际,通过“四议两公开”讨论,决定建设扶贫产业园,确保脱贫有主导产业、有项目基地、有带动企业,变“输血”为“造血”。他们聘请北京规划设计院专家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建设了占地100余亩的村级扶贫产业园。筑好巢引凤来,镇、村党员干部赴外地精准招商,利用亲情、乡情,招引在外成功人士和“能人”返乡创业。截至目前,园区已入驻宁陵县志辉手提袋厂、河南三石精密光学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年产值达6500万元。为了对接工厂与农民工,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定期对村民进行新知识、新技能培训,该村和周边500余名村民到小吕集村产业园就近就业,村民变身产业工人,按月领取工资,年人均纯收入达2.6万元。 4月12日,志辉手提袋厂里,60余名戴着口罩的工人正在赶制订单产品。“我们复工两个月了,心里也踏实多了。每月有2000多元工资,生活有了保障。”工人卢提真说。 红色基因永传承 不忘初心再出发 淮海战役后方医院小吕集救治站旧址纪念馆里,一座浮雕当庭而立,展现当年豫东人民舍生忘死投身革命战争的英雄壮举;一间间展室、一幅幅绘图、一件件旧物,述说着这个无名救治站的历史荣光。 1948年11月底至1949年1月初,淮海战役后勤部后方医院在小吕集村设置伤病员救治站。在淮海战役最后一战鏖战永城陈官庄时,小吕集村青壮年在当地党组织动员和组织下组成了支前担架队、运输队,冒着枪林弹雨奔赴百公里之外的前线,抢救抬回多名伤病员。 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投入260余万元重建了淮海战役后方医院小吕集救治站纪念馆,建设了纪念展厅、墙绘、浮雕、思源井,制作了照片墙,通过寻访淮海战役参战老兵和当地村民、查证史料,拍摄了《救治站里红旗妍》纪录片,结合开发当地歌舞说唱、民风民俗、传统工艺等特色元素,讲好红色故事、红色文化,致力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截至目前,救治站旧址纪念馆已接待各地参观学习团体120余批次约1.5万人。 “淮海打胜仗,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去年8月20日,89岁的新四军老战士潘孝臣专程从四川返回家乡,参加张弓镇举办的“寻红根 炼初心”主题党日活动,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他参军后转战南北的经历。说到动情处,老英雄唱响当时部队行军打仗时的军歌,又一次把大家的思绪带回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感党恩坚定跟党走 高质量发展党引领 党建广场正中矗立着一座鲜红的党旗雕塑,上面镶嵌着九个金色的大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小吕集人时刻铭记幸福生活从哪里来,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长征路。 广场南侧的党建村史馆里,“小吕集村党支部成立于1955年,当时人民群众住的是茅草屋、喝的是盐碱水、吃的是红薯面、穿的是破烂衣……”饱含真情的讲解将大家带回那峥嵘的革命岁月。 “党建村史馆是乡亲们经常来的地方,这里有乡愁、有感恩,还有前进的方向。”村党支部书记吕岩说。 广场西侧,党建主题公园前两碑立柱,将德、信、礼、义镌刻其上,提醒小吕集人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 几年来,小吕集村党支部实施“党建元素融入工程”“强基固本工程”,依托支部70年奋斗史,新建占地300平方米的小吕集村党建馆,也是商丘市第一个将党建与村史融为一体的展馆,打造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基地、创新基层党建的新阵地、现代文化引领的大讲堂。党建馆前建设党建文化广场、党建公园、党建文化墙、同心长廊、初心亭、党旗雕塑等,不定期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守初心担使命”。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创新社会实践,探索了“336”社会治理模式,打造党员、村民代表和乡贤三支队伍,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乡贤联建帮建作用和村民自治作用,结合“好婆婆”“好媳妇”“星级户”等评选,形成了矛盾不出村、竞相讲文明的淳朴村风。 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小吕集,吸引各路人才回归、聚集:付楼村郭志、鲁庄村张磊、小吕集村蔡林演绎新时代“凤还巢”,带着他们的企业回来了,为乡亲们铺开脱贫致富之路;曾任县电台主持人的村级专干李金金,到村里任支部副书记的同时,还承担起了讲解员的任务,用她悦耳的声音叙述小吕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天时、地利、人和俱备,小吕集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的美好明天只争朝夕。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