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蜷在特制的轮椅上。高清摄像镜头捕捉的画面里,他的眼球在微微转动。霍金被放在了极有未来感的场景中,日月星辰俱在他身后,这让他看起来像个预言者。 11月5日,2017腾讯WE大会以这段演讲开场。霍金在视频中问出了两个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才能让人类的未来尽可能完美?我们为什么要考虑探索其他宜居星球?” 这是霍金的“未来之问”。 拨动生命时钟,找到青春之泉 人类未来如何变得更好?医学专家认为,得攻克癌症和衰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学家托尼·韦斯-克雷(Tony Wyss-Coray)致力于研究老年病。一场小规模临床实验已经进行完毕。18位轻中度痴呆症患者接受了“换血实验”,他们每周注射一次年轻捐血者的血浆,连续注射4周。“在刷牙、系扣子、写支票这样的日常生活行动上,他们进步明显。”托尼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换血方案已经得到证实。团队会进一步开展研究,找到“返老还童”的背后密码。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基因组医学研究所创始所长张康教授,则带来了关于癌症的新消息。 前不久, 他和中方团队一道破解了一项世界性难题——通过检测少量血液中循环肿瘤DNA(ctDNA)特定位点甲基化水平,对肝癌进行早期诊断及疗效和预后预测的新方法。 “我们的目标,是希望通过新技术的使用,早发现、早治疗,到2027年时将肿瘤死亡率降低一半。而且,我还希望我们的生命能延长到150到200年,并用逆转生物年龄时钟的方法,来预防跟年龄有关的疾病。”张康对未来怀揣期待。 必须大胆前行,踏足前人未及之处 人的寿命若太长,霍金的担心就会成真。他觉得,到某个时间点后,地球会变得太过拥挤,得去外太空寻找另一个家园。 2016年,霍金与企业家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一起,推出了长期研发计划——“突破摄星”。“如果成功,在在座各位有些人的有生之年内,我们将向太阳系最近的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发送一个探测器。”霍金说。 霍金认为,“突破摄星”是人类初步迈向外太空的真正机会。这是一项肩负概念验证使命的任务,其涉及三个概念:迷你太空飞行器、光动力推进和锁相激光器。项目设想,一千个由“星芯片”和“光帆”组成的纳米飞行器将被送入轨道。在地面上,激光器阵列共同形成一道超强光束,光束穿过大气,以数十吉瓦的功率射向太空中的“光帆”。 确实,霍金承认,项目将面临重重工程问题。可是,人工合成的男音冷静地告诉我们,工程问题终将得到解决。 “如果‘突破摄星’计划能传回毗邻星系中宜居星球的图像,这对人类的未来必将产生深远影响。”霍金断言,人类如果想要延续下一个一百万年,就必须大胆前行,踏足无前人所及之处。 共同从年轻人身上发掘未来 两个问题都回答完了。那么,未来如何到来? 施普林格·自然中国区科学总监印格致(Ed Gerstner)的答案是——重视青年人。 纵观世界科学历史,重要的原创性工作几乎都由青年科学家做出:伽利略于26岁重新定义了自由落体运动;爱因斯坦于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36岁提出广义相对论;霍金于35岁前提出霍金辐射。 “所以,腾讯找到我说,我们要一起做什么?我就说,我们应该去支持青年科学家。”印格致说。 就在WE大会的前一天,腾讯集团和施普林格·自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他们想让青年科学家拥有更广阔舞台,也想让科学在青年中流行起来。 “越来越多的个人、群体和机构认识到,科技发展不仅仅是政府和官方机构的事情。”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现在大家有热情也有能力加大对科技的投入。“民间力量对前沿科学、基础科学的关注,是社会进步的缩影,也说明我们正在凝聚共识。这是大家乐于见到的现象。” (科技日报北京11月5日电) |